工作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bet356 > 党委统战部 > 工作动态 > 正文

【bet356】围绕立德树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bet35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综述

时间:2023-05-14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基础性战略工程,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未来,做好现阶段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意义重大。”学院教务处处长杜贵锋说。

近年来,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形成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三全育人”体系,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两大范畴”,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三大主体”,凝练出主动交往、交流、交友、交融“四步工作法”,加强教学、科研、文化、心理、保障“五大举措”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格局。

2017年7月,学院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2021年8月,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联建观摩活动bet356,给予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度评价。

2023年3月,学院获评金昌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学院党委站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着力点,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部门做好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格局。在党政年度工作要点、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统一战线工作要点、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安排,纳入部门年度考核、教职工年度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体系。

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坚持每学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党委会每学期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定了《bet356》《bet356体育投注》等。学院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党建+”特色品牌建设,有力保障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

2023年5月,学院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举全校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目标任务。

深化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扎实提升教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素质。

学院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广泛引导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旅游管理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队伍。

学院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党员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培训计划,组织编印《bet356体育投注》,邀请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来学院开展培训,通过知识竞赛等形式强化和提升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学院组织部(人事处)部长(处长)高立兵说:“要通过强化培训,让教师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足教育本职,强化课程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当中,达到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景胜说。

学院根据实际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课程,除开设《bet356》《bet356体育投注》《bet356》三门必修课之外,在大一年级两学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文学通识课,将普通话、规范字作为文学通识课学业考试的重点内容。学院还遴选师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bet356》《bet356》《bet356体育投注》等选修课,遴选网络优质资源开设《bet356体育投注》等选修课,供全体学生选学。

学院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网站,上传了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资料,抽调精兵强将编写了《bet356》等辅导读物,供师生学习参考。

学院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力量与专业课教师开展“牵手”教研和课堂会诊活动,共同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和路径,组织和引导教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学术研究,并承担了省人文社科类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研究工作。

创新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效果

学院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实践活动当中,依托金昌市和金川集团公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建成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思政课”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基地”10余个。学院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访企拓岗”工匠精神传承活动、“金昌大学生游金昌”等品牌实践教学,切实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

学院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服务乡村振兴、社区共建、“三下乡”等省、市和学院重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与永昌县南坝乡祁庄村、金川区新华路街道昌达里社区、金昌市福利院、八冶颐养养老院等单位“结对子”,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每学期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单位描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墙,表演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艺节目等,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舞台。

会计2201班马鑫同学说,“通过学院组织的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坚持以文化人,营造浓厚氛围

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阵地建设、氛围营造、文化活动等多方面在学院大力弘扬“石榴籽”文化,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学院建设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民族团结文化展厅、铁艺雕塑宣传工艺品等,通过电子屏、横幅、道旗、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学院每学期举办经典诵读大赛、“笔墨中国”书法作品大赛、征文大赛、书画作品展等,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党日、团日活动,有效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作品编创征集活动,编排的主题舞蹈《bet356体育投注》多次在市厅级汇演中获奖。全省第20个民族团结宣传月启动以来,学院制作并编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海报和宣传片,征集主题MV、“快闪”作品等,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文化氛围。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时代。下一步,学院将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合力,选树先进典型,激发创新活力,创建具有学院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品牌,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class="hidden">58同城鄂州分类信息网